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县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4-09-24 00:00:00发布人:阅读: 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农业工业化,强力推进工业兴县,迎难而上,积极应对,顺利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县生产总值79.3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1.9亿元、45.1亿元、12.3亿元,分别增长5%、22.4%、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2亿元,增长36.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5亿元,增长3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亿元,增长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1亿元,增长15.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6亿元、贷款余额31.2亿元,分别增长 19%、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30元,增长16.5%;农民人均纯收入5806元,增长19%。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把项目建设作为实现经济强县的主攻点,坚持快动、全动、联动,一批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的项目相继投产。引进市外资金12.8亿元,共建设项目43个,总投资32.5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8个,总投资17.1亿元。农林制药有限公司一期建设项目、中鹤集团纯净粉业一期年处理30万吨小麦项目、益民面业年处理20万吨小麦扩建项目竣工投产;和谐鹅业肉鹅养殖及深加工项目、科达学校城区分校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共争取资金6.5亿元。

  工业兴县快速推进。确定并实施了“以食品工业为主体,生物产业和精细化工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全力加快农业工业化。食品工业方面,形成了以中鹤纯净粉业、益民面业、汉生面业等企业为主的小麦加工产业集群,以淇雪淀粉为主的玉米加工产业集群;生物产业方面,生物发电厂首年发电超亿度,农作物良种繁育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精细化工方面,规划建设了精细化工园区,成为全省最大的草甘膦原药生产基地。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加强,黎阳工业集中区成为全省首批产业集聚区,淇雪玉米循环经济园、精细化工园区初具规模,善堂工业集中区全面启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2.1亿元、实现利润8.7亿元,分别增长26%、38%。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6.8亿元,增长27.5%。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农民直接受益8367万元。粮食总产70.1万吨,增长10.6%,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畜牧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新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16个,实现畜牧业产值24.2亿元,增长9.5%。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7家,淇雪淀粉公司被评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68个。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改造中低产田4万亩,完成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23个,被评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先进县”;建设水利工程2689个,实现了全省“红旗渠精神杯” 十四连冠。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输出务工人员16.1万人,创劳务收入11.2亿元。

  文化旅游业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实现产值3.7亿元,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县”,并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以正月古庙会为载体,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展示了历史文化名城独特魅力,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社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浮丘山南路改造、黎山坊建设、七十二蹬改造、紫泉别墅古建筑群恢复顺利完工,文庙修缮等工程正在施工。旅游经济更具活力,全年实现旅游收入3037万元,增长15%。认真搞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新增物流企业2家,新建专业批发市场5家、农家店115家。

  城乡一体化扎实推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改造了燕山路西段和东段、怀禹路东段、青坛路,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人口11万;完成黄河路排水道清淤、浚内沟综合治理和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铺设等工程,城区供水改造一期工程基本完工,生活垃圾处理场达到省级无害化Ⅰ级标准。加快发展房地产业,东方嘉园、永定春天、未来花园住宅小区开工建设,宏基花园初具规模,豫港小区基本竣工。强化土地资本运营,储备土地2055亩,出让土地602亩,征收土地出让金6481万元。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善堂镇再次被评为“全国文明镇”。全县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15.5万,城镇化率达到 24.5%。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解决了2.5万名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建设标准化卫生室355所,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7641座;加强农村道路建设,32 公里善大线主体完工,新建乡道21公里、村道76.5公里。强化公路综合治理,浚南线再次被评为“省级文明样板路”。

  生态建设初见成效。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产业发展和项目选择的始终,策划循环经济项目10个,淇雪淀粉公司节能系统改造、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等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安黎环燕轮胎节能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开展土地执法专项行动,土地得到有效合理利用。积极推进林业生态建设,造林4.1万亩,植树392万株,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20.5%。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粮食丰产工程”再创佳绩,5个万亩夏玉米高产示范区单产达到770.1公斤,其中万亩夏玉米核心区单产达到831.4公斤,均创全国最高纪录;百亩夏玉米高产示范方单产达到946.4公斤,创全省及黄淮海地区最高纪录,为河南打造全国粮食核心区探索了经验。玉米新品种浚单20产业化研究与开发项目被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实现了鹤壁市承担省重大科技专项零的突破。落实“两免一补”资金5216万元,惠及学生11.3万人;积极发展民办教育,新北、育新学校被评为全省知名品牌优秀民办学校;维修改造中小学校48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了县医院门诊楼和善堂、新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8%;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3万人。加快有线电视“村村通”步伐,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 2980户。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保持了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荣誉,被评为“全省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县”。粮食、农机、统计、电力、通讯、气象、民族宗教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民生得到有效改善。省、市承诺实事中涉及我县的任务,县委、县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部完成。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8237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9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新增城镇养老保险1447人、基本医疗保险扩面4100人,失业保险金和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覆盖人数达到3.1万人;投入234万元对2.4万名城乡困难群众实施了医疗救助;改建扩建 8所乡镇敬老院,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40.5%。顺利完成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发放移民后期扶持资金666万元,大理沟和理峪两个移民村搬迁安置工作顺利结束。积极做好“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发放补贴资金177万元。

  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切实加强。积极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被评为“全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县”。军民共建活动不断深入,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逐步加强。切实做好复转军人就业安置工作,被评为“全省复退军人稳定工作先进县”。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得到较好落实。工青妇、科协等群团工作继续加强。认真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扎实推进以“两转两提”为重点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大行风治乱和源头治腐力度,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深入开展“五五”普法,群众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加强监督管理和专项整治,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积极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狠抓安全生产,切实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和“全省打击‘两抢一盗’犯罪工作先进县”。

  各位代表!2008年,在严峻的挑战和困难面前,我县经济平稳协调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浚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浚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浚县发展的势头令人鼓舞,但是,我们的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金融危机对我县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日益加重,经济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整体实力不强;农业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核心竞争力弱,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够强;财政收支压力仍然较大,对基础设施、公益事业支持能力有待提升。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从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我县发展基本面是好的,必须充分肯定。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蔓延,我国经济周期性调整、我县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矛盾和问题叠加重合,我县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严峻的,必须高度重视。但是从总体上看,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倾斜支持,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支持,加强薄弱环节;我县被确定为省级文化改革发展实验区,有利于我们借助政策优势,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我们确定了建设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我们完全拥有化危为机的条件,必须坚定信心。我们必须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推进农业工业化、建设经济强县的战略构想,抓紧谋划解决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市体系建设等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抓紧破解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难题,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基础和现代城市框架,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更有实力、更具活力、更富魅力的新浚县!

  各位代表!2009年是全面深入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兴县、城乡一体化、和谐社会建设等重点工作,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拼搏进取、真抓实干,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招商引资到位市外资金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降低3.8%、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4.5‰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

  牢固树立“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主抓手”的思想,采取超常规的思路、方法和措施,快速谋划、争取、推进一批事关全县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构建具有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础。

  强力推进“一体两翼”支撑项目。食品工业,重点抓好淇雪淀粉公司年产30万吨玉米淀粉及深加工项目、中鹤集团纯净粉业年处理60万吨小麦及深加工项目二期工程,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新安粮食加工有限公司年处理40万吨小麦深加工项目,上半年完成20万吨专用粉厂房和仓库建设。加快和谐鹅业肉鹅养殖及深加工项目、中鹤集团年产10万吨营养挂面生产项目、深圳建新实业公司与汉生、益民面业合资建设的年产3.5万吨杂粮食品生产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产见效。积极推进深圳铭基食品日屠宰15万只肉鸡及熟肉制品、四川高金年屠宰200万头生猪及深加工等在谈项目,争取尽快签约落地。生物产业,重点推进年产2万吨 L-乳酸项目、年产5万吨维生素C项目,力争完成合作事宜,并开工建设。做好年产40万吨生物乙二醇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可研和项目备案工作。精细化工,力争年产1.5万吨二甲脂项目一期建成投产,二期开工建设;三氯化磷项目力争下半年完成环评批复,尽快开工建设。

  全力加快项目谋划与包装。围绕优势产业、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等,抓紧谋划包装项目,精心培育税源型、链条型、龙头型、民生型优质项目。高质量搞好项目论证,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科学预测市场需求,全面评估投入产出效益,提高项目运作的针对性和成功率。抓住当前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难得机遇,认真分析把握国家、省投资方向和重点,找准与国家、省战略层面的结合点,加强沟通和衔接,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支持的盘子。

  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职能,确保土地征用、核准立项、群众引导等前期工作按时完成,为项目顺利落地创造条件。严厉打击影响项目实施的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继续坚持县级领导分包项目责任制,对重大项目实行专门班子、专门领导、专人负责、专项经费,从项目策划包装到建设管理,提供全程服务。把今年作为“项目建设年”,以最快的节奏、最高的效率,确保新上项目快速推进,续建项目年内完工,签约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坚持每月督查、半年观摩、年终总结,形成项目建设指导、管理、督查、推进的有效机制。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牢牢把握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扎实做好产业承接工作,争取落地一批具有产业支撑作用的好项目、大项目。瞄准沿海产业园区和大型企业集团,力争使引进的企业和项目以组团形式整体转移。围绕工业兴县,突出产业定位,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操作水平,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招商选资,争取落地更多的项目。继续解放思想,坚持重点产业特别政策、重点企业特殊服务,实行更加灵活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营造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新优势,进一步提高环境竞争力,真正把外商招得来、留得住。

  (二)坚持以推动产业升级为方向,扎实推进农业工业化

  立足资源优势,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

  改造提升优势产业。抓住国家、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机遇,科学包装优势项目和优势产业,不断提升企业精深加工能力,力争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逐步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益,将优势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做精,新兴产业做大。依法规范和总结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探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联结机制,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用一流的运作、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客商进区投资。搞好产业集聚区规划修编,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和水平,为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引导优势项目、优势产业向黎阳工业集中区集聚,加快发展食品加工业和循环经济。立足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全面提升淇雪玉米循环经济园档次,建成全省著名的玉米深加工基地。以和谐鹅业肉鹅养殖及深加工项目为依托,加快善堂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努力吸引食品项目入驻,打造食品产业集群。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支持淇雪淀粉、益民面业等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对接联系,增强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大力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加快人才培训、信息网络、企业维权等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推进产品、技术、经营管理上水平,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品牌战略,鼓励企业争创全国、全省知名品牌。加强企业家培训,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形象和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发展私营经济。

  (三)坚持以粮食生产为首要任务,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位置,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农业优势地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突出抓好粮食生产。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和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标准,进一步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加快建设优质小麦、玉米生产基地,继续抓好5个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建设,为全省粮食生产树立标杆。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稳步推进耕地向种粮能手集中,提高土地规模效益。加强农业科技指导,推广良种良法和测土配方施肥,推动农机装备结构升级,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60万吨以上,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

  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提升我县名优农产品知名度。抓住被列入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的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 10个、生态环保养猪场20个;加强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力争规模养殖场全部通过省无公害产地认证,打造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检体系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同时,加快培育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一批规模大水平高的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扶持一批有实力、信誉高的营销主体,不断拓宽市场流通渠道,加快农产品从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引水排灌工程为重点,积极谋划、申报和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力争实现“红旗渠精神杯”十五连冠;继续实施引水补源项目,扩大引淇补源效果,争取引黄入浚项目立项。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建设1.1万亩标准粮田,搞好6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力争6万亩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得到批复。

  (四)坚持以文化旅游业为重点,带动发展第三产业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兴服务业,全面活跃第三产业。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继续办好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扩大“浚县正月古庙会”品牌影响力。加大民俗文化项目策划、包装和推介力度,切实做好国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申报工作,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以古庙会为龙头,以工艺美术为载体,将民间艺术挖掘和发展旅游工艺品产业相结合,打造民俗文化试验区;在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试验区策划及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尽快启动浚县民俗文化产业园规划和建设工作,全力推进石雕石刻、民俗文化一条街、泥塑原生态文化村等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逐步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全县的支柱产业,把浚县民俗文化打造成全国知名文化品牌,为全省文化改革发展探索、创造经验。

  积极打造旅游精品。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加快文庙修缮进度,力争尽快实施明代城墙维修、历史文化博物馆建设等工程;鼓励和吸引各类资金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力争城隍庙、阳明书院古建筑恢复及配套设施开工建设;争取并启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