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8年1月4日在浚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浚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 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浚县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异常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转型发展、污染防治、精准脱贫三大攻坚战为重点,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04.4亿元,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0.5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9.8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7.1亿元,增长12.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1亿元,增长13.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846元,增长9.5%。
一年来,我们着力稳增长增后劲,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举措,持续扩大有效投资。预计全年到位省外资金53.8亿元,利用境外资金9820万美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业之鼎智能家居、豫能临河风电等50个项目落户我县,万邦物流园、三聚环保万吨级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等39个项目顺利签约,特别是“百日会战”行动期间,积极承接京津冀等地区产业转移,引进天津现代家具产业园等20个项目,为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储备了新动能。100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102亿元,3个省重点项目、17个市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投资进度位居全市前列;特创塑业高档门窗等36个项目竣工投用,景成定制家具产业园等54个项目开工建设,郑济高铁浚县段等战略支撑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帮助92家重点企业解决问题336个,协调贷款8.1亿元,解决用工1100人次,盘活利用闲置厂房15万平方米,促进了企业发展壮大。
一年来,我们着力调结构增效益,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制定了“1+3+5”转型发展攻坚方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57:28,二三产业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工业转型步伐加快,两大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完成90.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个百分点;16个结构调整和技改提升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实现新提升。预计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5.3%、17%、19.5%,已成为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预计三产增加值完成56.6亿元,增长9.6%;旅游综合收入完成1.4亿元,增长20.2%;休闲旅游、现代物流、网络经济等新型业态不断壮大,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古城保护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4亿元,海棠谷、遏云楼等项目竣工,古城旅游小环线基本形成,成为浚县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景观。特色商业区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入驻民俗体验、现代商贸等服务业企业35家,影响力和辐射力明显增强,有力带动了服务业快速发展提升。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种植优质强筋小麦13万亩,实现畜牧业产值26.6亿元,被评为全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标兵县、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试点县、全国畜牧大县。发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542笔、1.4亿元,有效提高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成功申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获得7500万元的项目奖补资金。
一年来,我们着力补短板促提升,精准脱贫取得新成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压实责任、持续提升,7个省定贫困村脱贫摘帽、3262人稳定脱贫,精准度、认同度、满意度明显提高。严格精准识别,实行动态管理,新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24户、1620人,做到了应进全进、应退慎退。强化产业扶贫,建成万银服装等产业扶贫基地46个,辐射带动1300户、4200名贫困群众增收;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640笔7123.1万元,户获贷率50%,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扎实推进行业扶贫,教育、医疗等扶贫惠民政策落地见效,整合各类资金3619.6万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52个,保障了贫困村如期退出、贫困户如期脱贫。
一年来,我们着力强举措治根本,环境质量有了新提升。把环境污染治理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县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综合实施了重点区域管控、机动车限行、封土行动、错峰生产等措施,“散乱污”企业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洁净煤生产仓储配送中心及7个网点建成投用,完成双替代2.4万户,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额完成,PM10、PM2.5指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位居前列。强力推动水污染防治,第二污水处理厂、王庄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浚内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部分标段竣工,禁养区内26家畜禽养殖场全部搬迁,卫河五陵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完成造林绿化1.9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0.9%、34%、41%,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一年来,我们着力推改革抓创新,县域经济增添新动能。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下放行政审批和管理权限106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3878户,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优化了营商环境;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等任务全面完成,财税、金融、投融资等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政府债务有效化解,浚县农商银行、郑银村镇银行挂牌运营,发展动力活力不断释放。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9%;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8家,聆海家居入选全省首批“双创”基地,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一年来,我们着力抓统筹促融合,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以文明城市创建和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契机,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率提高2.6个百分点,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浚县城乡总体规划》等7个规划编制完成,74个百城建设提质项目完成投资24.5亿元,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等23个项目全部完工,淇河路中段、黎阳路西段建成通车,供水普及率提高到95.6%,新增燃气用户2500户,购置机械化清扫车辆40辆,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卫溪街道水峪新村等6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部完成,省级以上传统村落达到10个,新增省级、市级生态村15个,被列入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大海线改扩建项目基本竣工,郑济高铁浚县段项目全面启动,新建农村公路99条、112.8公里,路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6公里,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
一年来,我们着力惠民生防风险,群众生活得到新改善。坚持民生为本,持续扩大投入,预计全年民生支出25.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93.2%,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圆满完成。新增城镇就业805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623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发放低保、五保、救助等各类民政资金5652万元,分配保障性住房1728套,改造农村危房436户,解决了21个行政村、5.1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中小学校、学前教育建设项目26个,浚州小学等18个项目竣工或主体完工,新增学位5690个,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改造提升村级卫生室25个,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等项目加快建设,被评为全省基层卫生能力建设先进单位;文化馆、图书馆即将搬迁,淇河豫剧团荣获全省戏剧大赛三项大奖,民俗文化节等活动成功举办,品牌影响持续提升。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社会治安形势保持平稳,被表彰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各项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面提升了县政府重大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八项规定”,持续整治“四风”,有效净化了行政服务环境。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强化国防后备力量及人民防空建设,持续开展双拥工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驻浚官兵在支持地方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民族宗教、统计、史志、档案、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经济形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坚持不懈、持续攻坚,县域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进步、群众生活得到了新改善。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的艰苦努力。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浚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浚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绩值得珍惜,问题不容回避,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浚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和功能面貌差距较大,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薄弱;三次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结构不优,尤其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分配不均,择校热、看病贵等问题依然存在。不充分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不强,企业效益、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民生保障还有短板,扶贫脱贫、环境治理与人民群众期望还有差距;利益群体和诉求更加多元复杂,创新社会治理、维护和谐稳定仍需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8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更是我县抢抓新机遇、开启新征程、实现新作为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严格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转型创新、提升求进工作指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化三项重点工作,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着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加快构建现代产业、现代城乡、现代文化、现代治理、现代生态新体系,开启新时代更高品质活力、文化、生态、幸福浚县建设新征程。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益,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4个百分点以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目标完成市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坚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工业转型发展的主战场,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方向,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全要素生产率,增强核心竞争力。
持续壮大主导产业。以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为重点,坚持改造传统主导产业和培育新型先导产业并举,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新优势。绿色食品产业,着力推进浙江李子园年产20万吨乳饮料、岐博实业年产10万吨核心营养剂、中鹤牛羊屠宰及深加工等项目,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30亿元,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食品工业强县。现代家居产业,着力推进业之鼎智能家居、天柱家具年产1万套实木家具、兴高管业PVC管材等项目,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80亿元,打造中原现代智能家居生产基地。
持续提升承载能力。创新产业集聚区投融资体制,适度超前配置生活性、生产性服务设施,尽快运营智慧园区项目,稳妥开展售电业务,建立综合性质量检验监测平台,完善集聚区路网,建成业之鼎智能家居创业孵化园、华润天然气综合调压站、第二消防站等配套设施,铺设天宁路南段供水主管网,实现园区集中供水、供热;规划工业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等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区提质发展,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80亿元以上。
持续提高质量效益。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智能化改造,不断增强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协同创新能力,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3家,新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充实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储备库,推进聆海家居、中鹤集团上市挂牌,一批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集中挂牌展示。深化产销、银企、用工、产学研“四项”对接活动,稳妥处置“僵尸企业”,有效盘活“两停一闲”要素资源,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继续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有效提高产品层次和质量水平,力争申报国家驰名商标1个、河南省名牌产品2个,争创全省产业集群商标品牌培育基地。
(二)抓好古城保护建设,提速发展第三产业。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着力点,以古城保护建设为龙头,努力在特色化、品牌化上下功夫求实效,促进服务业规模扩张、结构调优、占比提升。
持续提升文化旅游业。抓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机遇,谋划争取更多的项目。优化“山—水—城”空间旅游体系,实施好旅游服务、旅游交通、旅游品牌、旅游产业、旅游管理“五大提升工程”,重点推进南北大街立面改造、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河城公园等项目,努力打造国家级文化旅游名城。
加快发展特色商业区。以古城、三粮店、北小门里街、兵役局历史建筑片区为中心,分别建立特色客栈和特色小吃体验区、时尚酒吧街区、风情四合院特色文化展示区,完善古城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主营业务收入6亿元以上,入驻服务业企业达到50家,确保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积极壮大新型物流。主动融入省市物流网络,加快建设绿色农产品一体化物流港、现代家居物流园等专业化物流体系,开工建设万邦物流园、环科冷链物流园等项目,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加快培育新型业态。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重点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实现乡镇(街道)服务站全覆盖,村级服务点覆盖率30%以上。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新业态,加快建设杨玘屯民俗文化产业园、老年公寓医养结合等项目,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做精做优现代农业,持续巩固领先地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持续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实力,确保在农业现代化上示范先行。
优化农业生产体系。大力推进“四优四化”工程,持续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加快推进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创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以30万亩示范方、王庄镇5万亩示范方为重点发展优质小麦20万亩,以善堂镇、王庄镇、黎阳街道为重点发展优质花生18万亩,以黎阳街道、浚州街道、善堂镇、小河镇、新镇镇为重点发展优质果蔬3万亩,进一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试点县有关工作,认真编制实施方案,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深入实施品牌农业战略,加快培育“三品一标”产品,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新增无公害农产品9个、绿色食品4个、地理标志产品3个。
构建农业产业体系。高标准推进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醉美麦乡”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鹤浚快速通道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持续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运营管理水平,着力探索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融合发展新路子,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三聚环保万吨级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等项目,努力打造绿色农业产业链。全面提升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质量,扶持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实现粮油资源向粮油经济的转变,力争新发展市级龙头企业9家。
完善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化经营,通过股份制合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带动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增收,力争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7家、家庭农场50家。扎实推进全国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现代农业试点、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撬动作用,积极探索农业融资模式,力争发放土地流转经营权证150家,贷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家以上。
增强服务保障能力。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优化升级益农信息社服务功能。加快“互联网+现代农业”平台建设,持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强化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建设,建成覆盖全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柳围坡蓄滞洪区等工程,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5000亩。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四)突出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以文明城市创建和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契机,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协同能力,加快构建特色鲜明、配套完善、承载力强的现代城乡新体系。
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积极向西发展,主动融入全市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与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推动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的理念,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用科学的规划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完成城市路网改造工程,燃气管网实现乡镇全覆盖并逐步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进城区集中供热、迎阳铺城市垃圾处理场、城市展览馆及博物馆等项目,完成浚内河环境治理改造、城区绿化等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强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深入开展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治理活动,严厉打击违章建筑、违法占地行为,统筹推进整治区域向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延伸,彻底消除管理盲区和环境卫生死角,营造文明、整洁、和谐的城市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激发乡村活力。积极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严格贯彻第二轮土地承包权到期后再延长30年要求,全力维护和保障农民权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村产权规范流转交易,切实提高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立足农村资源优势,采取项目带动、资源开发等多种形式,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以垃圾清理、污水治理为重点,兼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提高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编制完善村庄规划,扎实做好特色小镇、传统村落、美丽乡村等建设申报工作,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文明风尚,加快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10”政策体系,强化“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农配网改造、城乡宽带网络普及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补齐农村公共服务、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完善乡村道路规划,新建乡村道路65.5公里,启用汽车客运总站,投放新能源公交车辆80辆,实现城乡公交车无人售票一卡通。做好安罗高速、107国道改线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快郑济高铁浚县段项目进度,力争内罗线和日凤线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大海线卫贤服务区竣工投用。
(五)全力打好三大攻坚,统筹推进其他工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最大政治责任,统筹抓好投资、改革各项工作。
聚力三大攻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事关全面小康能否顺利实现,必须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制定金融风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大非法集资处置力度,扎实做好已发案件处置和资产追缴兑付工作;防控化解企业风险,加强监测预警及帮扶,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权的违法行为,引导企业聚焦主业,优化债务结构,盘活有效资产,实现稳健有序发展;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准确把握政府债务底数,严控政府债务增量,加强存量债务管理,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控制债务率等任务。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强化资金保障、政策保障、队伍保障和制度保障,确保4227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围绕提升“工作精准度、社会认可度、群众满意度”,切实加强教育脱贫、医疗卫生脱贫等“5+2”专项方案落实,持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统筹抓好转移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特殊救助扶贫等重点工作,确保贫困户高质量持续稳定脱贫。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打好“气、水、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役,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良好环境。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持续狠抓“六控”措施落实,重点抓好燃煤、工业、扬尘治理等工作,确保空气优良天数、PM10和PM2.5平均浓度完成目标任务。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长制”,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实施淇河浚县段河道综合治理、紫金湖引黄调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新镇镇污水处理厂、善堂镇污水处理厂、浚内河城区段综合整治等项目,基本完成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逐步减少农田化肥施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同时,持续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全面启动浚县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加快形成“三屏三廊多支点”生态网络。
强化投资拉动。坚持扩充增量与激活存量并重,有效激发和释放投资潜力,着力增强我县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一手抓招商引资扩增量,以工业、旅游、物流、现代农业等产业招商为主攻方向,突出京津冀、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强化定向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全力以赴承接产业转移、引进龙头企业。紧盯海王集团生物医药产业园、兰博尔三星级酒店、中石油油库等16个重点在谈项目,力争早日签约;加快推进万邦物流园、景成定制家具产业园等39个签约项目,争取尽快落地建设,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到位省外资金55亿元以上。一手抓项目建设强基础,继续实施“项目攻坚年”活动,全面提升项目建设成效,进一步提高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效率。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省市政策支持导向等,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着力推进浙江李子园年产20万吨乳饮料、汇能生物质热电联产等重点项目,争取新开工项目50个以上,竣工项目30个以上,完成投资110亿元以上。
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改革来解难题、助发展,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进“三十五证合一”改革,加快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进程;持续“减证便民”,简化办事环节和手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深化“三块地”综合改革,以城镇规划建设用地、农村耕地和乡村建设用地“三块地”改革为突破口,推动资源向资产资本转化,增强政府财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预算绩效项目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质量;认真落实费改税相关政策,调动多方组织收入积极性。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制定实施改革方案,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民间投资稳定增长,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六)持续改善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实施十项重点民生工程,集中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妥推进中正上园、建业城、中鹤生态城等项目,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推进社区搬迁工作,完成保障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加快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体系,适度提高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和优抚补助标准。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好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扩充、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加快建设宏基小学、城北小学等项目,改善善堂一中、新镇一中等学校办学条件,支持规范民办学校发展,解决好因贫失学和因学致贫问题。加快健康浚县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着力抓好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县医院肿瘤放疗中心等项目,持续提高健康服务水平。全面繁荣文化事业,持续提升民俗文化节、寿庆文化周等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做好浚县石雕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工作;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
加强创新社会治理。持续强化安全监管,突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确保2018年基本建成。强化信访稳定工作,加快建设视频接访系统,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着力解决征地拆迁、问题楼盘等突出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各类群体性事件发生。深入推进平安浚县建设,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支持驻浚官兵、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建设,积极开展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审计、统计、史志、档案、气象、地震等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时代呼唤新气象,新征程期待新作为。我们将持续转作风、提效能,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人民满意政府。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最大的政治自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切实增强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
(二)始终坚持勤政为民不停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更多财力、更大精力向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倾斜,真正做到以发展聚民心、以公道赢民心、以真情暖民心。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从群众最期盼的地方做起,围绕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切实办好民生实事,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树立言必信、行必果的良好政风。
(三)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不放松。深入推进“七五”普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热点,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凝聚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四)始终坚持从严治政不懈怠。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严格正风肃纪,严肃执纪问责。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市、县委规定,持续纠正“四风”,坚决防止“四风”变异反弹。加强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扬帆正当其时。让我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奋勇前行,为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品质活力、文化、生态、幸福浚县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