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元(1863—1946年),字迪吉,今浚县新镇乡淇门村人。清廪生,清末至民国初年,以创办新式学堂闻名全县。
姚宝仁(1854—1933年),字善斋,与李惠元同村。家累世书,幼承庭训,12岁能文,18岁考取庠生。清末至民国初年,与李惠元共同创办学堂名闻乡里。
光绪末年,列强人侵,国事日非,民族危亡。李、姚感到若救亡图存,亟待兴办新学,启迪民智。于是,结交学友李安邦、姚尚仁等共商此事。1904年春,联名呈文,申请办学。经卫辉府教谕批准,在淇门建立浚县第一所公立两等小学堂。姚宝仁任堂长,李惠元协理堂务。学生分三班授课。一反私塾读经习文之陈规,设多门课程,故被称为“洋学堂”。嗣后,学生陆续增加,迁校于村南定光寺。李惠元亲率学生打泥像改校舍。一时舆论大哗,有人嘲讽李、姚为“二洋人”,还有扬言“上京告状,吁请捉拿康、梁余党”者。李、姚置之不理。校舍整修后,将学生按级编班。课程除国语、算术、史地、常识外,还陆续开设英语、图画唱歌、军事体育等课。当时有学生180人,教师10人。
1914年,李惠元接任堂长。不久,学校改为浚县第二小学,李任校长。他恪职尽责,兢兢业业,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学校师资不足,他从卫辉府(今汲县)、中牟县等地高薪聘请,使教学质量位居全县前列。学校经费支绌,他把家中桌椅、炊具等无偿送给学校使用。修葺学校的人工、车马费也多由他自己无偿负担。荒时暴月,惠元放弃个人薪俸,且兼当事务员,屈尊下就,四处求援。无奈之时,慷慨将家中储粮献出,支付教职员工薪金。为此遭到家人反对。在惠元的影响下,全校师生紧密团结,同心同德,于艰难竭蹶之中,将学校办得很有名气。历届毕业生考中省立第十二中学、省立第五师范以及法政学等校的人数居全省前列。省教育厅特拨专款扩建该校。远近村民同声称赞浚县第二小学办得好,许多人主动捐资相助。淇、汲、滑、延津等县青年慕名前来求学。1920年在校生达240余名。
1933年,姚宝仁病逝,村民敬献“献冠乡闾”金字匾,悬挂其家门。后又立德政碑及传略两通,以纪念姚先生懿德卓行。
1936年,李先生年逾古稀,精力不济,家人劝其退休。学校师生念其劳苦功高,联名为李申请养老费,获省教育厅批准,月资30元。
李惠元从事教育事业长达30年之久,膺任校长20余载,远村近邻,无不以“李老师”尊称。每逢年节假日,师生叙旧,亲如父子。“吃水不忘掘井人”,他们对启蒙老师的教导与培育,铭记于怀,没齿不忘。
淇门村在县境西南僻处一隅,风气闭塞。学堂创办后,文风蔚然,人才辈出。民国年间,一跃成为浚县文化昌盛地区,其影响波及淇汲延滑诸县。人们盛赞李惠元、姚宝仁为浚县近代教育之先导。